平安校区 代理招商 沪鑫堡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距·离·展·会·开·幕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心理韧性,为孩子披上人生“铠甲”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4.09.29
信息摘要:“重涵认为,孩子的心理韧性是在其个性发展中逐渐养成的。但不少家庭在教育方面都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即对孩子在生活上无限宠溺、在学业上无限施压,同时又缺乏对孩子独立精神、适应能力、责任心和爱心的培养。这样的教育观念”
重涵认为,孩子的心理韧性是在其个性发展中逐渐养成的。但不少家庭在教育方面都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即对孩子在生活上无限宠溺、在学业上无限施压,同时又缺乏对孩子独立精神、适应能力、责任心和爱心的培养。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产生内在的力量,自然也不会有多强的心理韧性。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康丽颖认为,学校和家庭应及早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在孩子习惯的养成、规则意识的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家庭教育要在对孩子的关爱和约束两者中达到平衡,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消除自我中心,学会接纳自我也接纳他人。

  3在实践中锻炼与提升孩子的心理韧性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才能从容应对。人的心理韧性就像肌肉一样,是可以被锻炼的,人能达到的心理弹性程度也没有特定的限制。家校社可以有意识地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韧性。

  一是做个有韧性的家长。想要孩子积极面对困难,家长首先要拥有乐观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逃避或抱怨。另外家长需要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尤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沮丧或愤怒。家长面对压力时所展现的态度与行动,无形中为子女树立了学习与效仿的榜样。

  二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教会他积极归因。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无处不在,要允许和接受失败的发生。南京师范大学创伤与韧性实验室在研究实践中通过课程和团辅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他们提供的课程主题之一即“认识到挫折无处不在”。然后是帮助孩子觉察自己面对挫折时的想法,学会进行情绪调整和积极归因。积极归因可以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尽量从自己内部找原因,激发自我责任感;二是挖掘、珍惜、重视自己可以改变的因素和资源;三是培养积极思考的模式,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三是发现孩子的长处,提升他们的自信。让孩子建立自信是提高心理韧性的一个有效途径。自信的孩子往往对自己有积极的正面评价,能认可自身的价值,因此更能正确对待挫折,既不苛求也不放纵自己。家长要不断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予肯定和赞赏,同时避免用单一维度评价孩子。父母的认可和信任,是孩子建立自信的重要源泉之一,也是提高心理韧性的内在动力。

  四是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主性。坚韧和独立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品格,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独立精神,才能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和战胜困境。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都应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庭中尤其要避免什么事情都以孩子为中心,或者包办代替,不给孩子自己做主和锻炼的机会,这样很难培养出有责任心和意志力的孩子。

  五是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能力和处理关系的能力。不少孩子的心理困扰都来自与人的关系。而具有较强社会情感能力的孩子往往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即使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发生冲突,他们也能更快地调整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或重建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当他们遇到困境时可以及时寻求和得到帮助。教师、家长要鼓励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处理关系,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他们的心理韧性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